夏  深海松林


     


       人啊,請記住,你是一粒塵埃。 人啊,請記得,宇宙為您而建。


记住,你是一粒尘埃

这是关于一位犹太老人的故事。徘徊中的老者,口袋里随身携带有两张纸条。一张写着:“人啊,请记住,你是一粒尘埃。”另一张写着:“人啊,请记得,宇宙为您而建。”如此简单,如此矛盾,却又对我们神秘的人类,做了如此基本的描述。人类是何等渺小与脆弱,与此同时,又是何等伟丽而奇妙。


蒙主恩典的人

恩典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现代人类对于恩典的经验,其诉求或许是一种发自内心,并且与生俱来的愿望, 即希翼自己被别人接纳,期待摆脱渺小卑贱,以及绝对脆弱并终有一死的命运。事实是,脆弱与平凡并非通过某种交换就能获得解脱。 爱与恩典是上帝给予人类最初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接受这个馈赠。 “上帝创造人类,乃是照着他自己的形象来塑造; 男性和女性,神创造了他们。“

所有的历史与宗教都极力地推崇人类,因为神的儿子化身成为了人——真实的上帝和真实的人。 基督徒有一个宗教的平台,以此对于尊重人权这一核心价值给予充分支持。基于这个特质,人类大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拥有这项基本的价值。


艺术

艺术是创造性的表达之能力 --- 这是人类的一项专属行为。 艺术家通过艺术而成为创造者。艺术融合了外在表达或内在体验,一种形式与思想的结合,它与现实分离,但又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并对其反思与重温。


艺术是一种自我陈述,在此领域它试图尽可能准确地表现现实中的某个原型。每一种表达形式都有其独特性和可能性。古老的基督教神秘主义中图像的运用,是视觉范畴特例之一,因而不能用一般的思维去理解体会画面。 此外,艺术比纯粹理性有更加多维度的陈述。

在过去,艺术长期保持着审美愉悦的功能。

当部分与整体协调,和谐于是产生--- 这是一种不规则的,流动与不确定的美。黄金比,已被视为一种神圣的比例。和谐之美镜像出人与宇宙之间的相似与平衡。理智和情感之间的平衡,这是关于感知与理解的关系。

适当性,意味着我们亦可以对美做出判断, 诸如美满足于某种功能。美在于形式对目的的适应。功能性的美使我们愉悦,因为美有助于使我们繁重的劳作变得轻松一些。


创造性的人类---指善于利用工具的人---具备优化自身与其他条件的能力, 这是一种理想的人类。创造性或许不常与纯粹享乐玩耍为伍,但至少在艺术上,两者是可以互动的。富有装饰性玩乐的节奏与美相结合时,会产生某种吸引力。 书法的魅力在于可读性与装饰美之间的平衡,这是功能与美的结合。

苏格拉底主张我们所要寻找的美,主要是指当外观的美与道德上的优异同时发生在一件事物或人身上时,即美感与道德必须都同时是正确之时,才可称其为美。美与最高层次的道德标准相吻合,使外在的美感显示着内在的价值,即社会的建立所依附的那些普世价值观。人们必须寻求这个美的理念,它关乎超越世俗的真理,涉及永恒与外在体验的领域, 这是一种宇宙间内在的和谐。

那么,美就不仅仅作为目的属性而出现,而是作为人类行为和自省的一个基础。艺术也是智慧的一种形式。艺术家表达了某种确认,即美为现实之一部分却又完全独立于现实。 这是美内在的构成或理念。


今天,艺术脱离了某种美的理想。它被传递 --- 必要时也以挑衅和令人震惊的方式--- 但仍有某些基本的东西将被传达:某个信息,或某次信息的接收。

因此,艺术需要公众的关注。在经历艺术的过程之中,人们会受到诸多不安因素的干扰与冲击,这时审美可以形成一种重要的平衡。 恩典与和解即是某种愈合与延伸式的休息。美,或许就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要按照古代严规那样去定义美 ---无须束缚自己,无须自我满足 --- 被充斥的头脑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休憩, 因为美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喘息的空间与反思的框架。一种对于静谧,冥想和沉思的接受,一处可供思考的空间,以及这宇宙造物的存在,正如我们,这宇宙中的一个永恒之谜,生生不息的我们。


在个体中塑造人性

我们的时代充斥着全球化,传统价值观消解,个性化这些元素,几乎所有生活领域都面临着选择和风险。作为个体的人感受到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变通与适应力,而不是被固有的价值观所约束。“社会契约”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已消解。在伦理和普世价值方面,道德滑落而式微,最终,自我似乎变得突出。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对理智产生疑惑,并认为理智正让世界遭受着战争与恐怖的挑衅。

最容易被普世接受的说法是,人类可以重新开始。但是,这在社会与公民之间是一个危险的途径,因为物质资料的分配是不完备的,极端的方向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 --- 即一无所有与绝对的平等,非此即彼。 许多人发现平凡生命的不妥协性,但从人性化的角度,这恰恰是必须被重估的。

我们所能梦想的是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能够重新发现美德,简朴,庄严与柔情,以及找到人类这项工程最初与最终的诱因 ,必须充分全面地开发人类及其同胞的相似性。

对我而言,艺术的首要目的是为整个人类做出一个或者更多点滴的贡献 ---即塑造每一个个体之中的人性。 在作为一个自我的个体的同时又要顾及人性的优点,这在很多时候是很具挑战性的,而且人类个体还需要与整个被造物---这世间万物所共存。特别是我们当下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人类个体被粗暴的忽视与物化了。

艺术应能够成为一个怀疑的入口,这个疑惑不仅是对当下普遍现象,而且也对于生命本身。


注意力(关注)

注意力同时具有智性与精神的层面。注意力表现为主观地将常规思维突显,使其成为一种辅助的形式,让艺术的灵感明朗地穿透常规思维而表达出来。思想的模式应该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状态,是充满期待,而非仅仅只为寻求具体性,但又随时准备好接收信息的状态,并让这些信息引领着思维前行。当兴趣被唤醒,相应的对象便会呈现。但这些都需要被赋予时间及意愿。

拜占庭艺术展示了两个世界的相关性。一个是人类可以理解的,是触目可见的世界。

美稍后升华为一种对美的感知。 另一个世界是无法用逻辑去认知的,它是隐形的,但充满了灵性。神的形象是一个标识,是对神的某种真实模拟。籍由基督的形像,信徒们能够与化身为人的上帝相遇,这个无法触摸的真实即是基督的神性,是无限以及深邃的神性。图像可以使这一切凸现,使我们能感知隐藏于神性中的东西。

艺术本身也在于我们如何对其赋予意义。艺术是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它建起了一座桥梁,让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世界以及感受得以共享。艺术给予那些对未知的一切无所适从的人们以希望。


交流意味着分享。如果没有信息,沟通便失去意义。给予回应,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准备好去接受将要传达的信息。无论人们想传达的是具体的内容还是一种推论 --- 诸如留言或“天气预报”广播,所有这些因素都必须满足于信息传递者能与信息接收者回合并对接,如同寄信人投递信件般准确无误。一个艺术作品必须能刺激他人的感官,哪怕只是一个朦胧的雏形,一个还在思想中酝酿的蓝图。许多艺术的表达都是寂静无声的,它们可以是纯粹视觉上的经验,或是可触摸到的具体物。但作品本身的沉默却承载着艺术家所要言说的信息。信息的传播可以绕过听觉,通过其他的感官方式传递。反之在另一方面,许多人都喜欢听收音机,因为它提供了某种生动可视的“画面”。


艺术创作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主题和大框架的选择。其次是实际执行。当今,艺术的目标是通过这样的过程与公众发生互动 ---以此对观众的想象力甚至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一件艺术作品通过对现实中某些干扰的排除, 清理出一个能聚焦思想的空间。这正是艺术通向更多意义的切入点。

艺术可以扩充我们的宇宙视野,使我们更易于感知这个宇宙,对它加以思考。艺术能很好地作为一种载体去疏导那些关乎生存意义的哲学问题,并能帮助人们从中寻求,并自我释放。


和解

犯罪和暴力事件(/罪案和羞辱)发生之后,真相变得极为重要。对所发事件的真相的确认,对于无论是受害者还是社会整体都是必须的。人们有权利知道什么是量刑适当,这对于受害者和社会是最基本的认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在几个层面上得到和解:与现实; 与自我; 与他者; 与其他众人和社会; 与上帝。

在 ”你与我” 这个关系层面上的和解并不能代表事实与公义。受害者与施暴者之间是否能达成和解,也并非社会所能要求或期待的。通常,受害者享有一项可以避免再次与施暴者尝试相遇的权利。人类只有权力豁免自身所承受的非公义。 而没有任何一位生者能够代表死去的人去原谅凶手。通常所说的和解是宽恕的同义词 --- 这是对受害人提出的额外的请求。

和解并非一种正式的程序,但也并非毫无条件限制。对罪行所表现出来的愤怒和拒绝,是一种基本的判断和情绪反应,尊重这种判断与反应,即尊重人性,是这个社会赖以保持其普世价值观的核心。

和解最主要的功能表现在,将藏在所有涉及者内心深处的某种认知折射出来,重点在于使当事人接受已经发生的所有现实。因为就连上帝也无法将已经发生的事实抹去,变为从未发生的状态。


恩典

恩典是神以善良和慈爱对罪恶的宽恕,恩典是神的一份礼物。

这亦体现为人与人之间互相给予的恩典,那就是用公正及诚恳的目光来审视他人。从压迫抵达自由,拥有有尊严地生活的权利---这包括我们关怀其他的生命造物,及我们共同分享的生活环境。恩典是善良与慷慨的重逢,以此获得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即使并非人们真正配得到这样一个机会。

以上帝形象而创造的我们,呼唤我们自身以及人类与造物之间的和谐。很多人都遭遇过最软弱的时刻,但他们自己并不具备言说这些经历的能力。艺术是一种为那些渴望人类慈悲和同情心但自身无力去实现的人而发出的声音。

主的恩典赐予我们生命的美食与生命的喜悦---因为“仁慈与怜悯是荣耀,是忍耐和丰富的慈悲。”


1373年,诺里奇的隐修者朱利安2公开了其所得到的启示,这是她发自内心感受到的,为上帝之爱所包围的感觉 。 她说:“我明白,耶和华正以他仁慈的而不是责备的目光注视着我们。”她描述《信心》如同这最强烈的祷告3:在上帝的仁慈之中休憩。这给予我们一种宁静,使我们得以积极参与投身到创造我们自己的时空的工作当中。没有谁,包括上帝,会问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为什么你是你,而非他人?”


记住:你是一粒尘埃,但宇宙为您而建!

”和好与恩典”艺术节即为您而创立,在此揭开帷幕











作者注

Hanne Sofie Greve

汉娜.索菲耶.格莱芙 (1952年4月14日出生于挪威滕斯伯格)挪威法官。


汉娜毕业于卑尔根大学,法学博士(1988)。其间她著有关于柬埔寨难民的论文《在老虎与鳄鱼之间----国际法与难民总体形势》

1998年至2004年,担任海牙国际法庭上诉法院法官以及斯特拉斯堡欧洲人权法院法官。

并参与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人权项目。

1985年,她曾参与埃塞俄比亚¨战争情况下儿童权利¨的工作。 1987年,她参与世界路德联合会在纳米比亚难民营有关侵犯难民人权问题的工作。1990年,汉娜担任领导挪威外交部在柬埔寨战区的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并于1995年在博茨瓦纳地区投入到内战后农村的开发工作中。格莱芙是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挪威代表成员。

格莱芙于1997年获得挪威神学院Brobyggerpris成就奖,并于2003年再次获得该奖, 因表彰其在’’囚犯人权’’问题方面所做的贡献。


格莱芙曾说,挪威已经被国际犯罪分子视为一个躲避的天堂,就像二战后南美洲国家成为战争罪犯的避风港那样。这一观点纪录在2007年4月30日挪威电视二台播放的纪录片里。



译注:  (摘自维基)


○1古老的基督教神秘主义  原文直译为’’因而不能用舌头去品尝体验画面’’比喻有些艰涩。因此转译为’’...,因而不能用一般的思维去理解体会画面’’。


○2诺里奇的朱利安(英语:Julian of Norwich,1342年11月8日-1416年),英国隐修女,重要基督宗教神秘主义者。于1373及1393年,先后发表了《神圣之爱的启示》(英语:Revelations of Divine Love)的初版和加长注释版,被视为第一本由女性书写的英语书籍。[1] 朱利安的工作是在她居住的社区提供灵性辅导,藉著其灵修权威和著作成名,在天主教、英国国教和信义宗教会受到特别纪念。[2] (

○3最强烈的祷告 z

据朱利安个人记载,她曾为个人生命祈求,都和与基督一同受苦相关:

第一项祈求:亲历基督的受难,希望更身同感受。(It seemed to me that I had great felling for the Passion of Christ, but still I desired to have more by the grace of God.)

第二项祈求:体会目睹基督死亡之人的感受,使自己亲眼目睹基督如何为她牺牲,与当时的人同历基督死亡带来的哀伤。(I thought that I wished that I had been at that time with Mary Magdalen and with the others who were Christ's lovers, so that I might have seen with my own eyes our Lord's Passion which he suffered for me, so that I might have suffered with him as others did who loved him.)

第三项祈求:因听到另一女圣徒St. Cecilia颈部受创引致三个伤口,求神同样给三个伤口自己,帮助记念基督。(I conceived a great desire, and prayed our Lord God that he would grant me in the course of my life three wounds.)

这祷告的总结可用“三个伤心”归纳:真心痛悔 (the wound of contrition)、爱的怜悯 (the wound of compassion) 和渴慕上帝的旨意(the wound of longing with my will for God)。[10] 学者分析这种祷告表示她对基督受难一事不满足于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期望达到个人参与的程度。[11]

她的自传记载在三十一岁半时患上重病,[12] 学者认为当时她居住在坎伯尼,[9] 濒临死亡,但这病带来一系列深层的属灵经验,包括十六个异象和各种预言。后来她从这病康复,并用英文记录,以让更多人理解其经历。[13] 不过,朱利安是否在此经历后就直接献身作隐修女,则有一定争议